电梯光电开关,安全背后的隐形\"光之卫士\"

  • 时间:2025-08-03 01:06:35
  • 点击:0

每次电梯门即将闭合,您是否曾有过一丝疑虑?是什么在最后一刻阻止了门扇的无情夹击,确保顺畅与安心?答案隐藏在精密的红外光束先进的微电子技术之中——它就是电梯不可或缺的”光之卫士”:光电开关

光电开关的核心使命,在于构筑一道无形的安全防线。在电梯门区域,光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是构建安全的基础:

  1. 红外发射与接收:设备一侧的红外线发射器持续发出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束。
  2. 光束通路监测:光束射向另一侧的专用接收器(对射型),或被特定反光板反射回原位(反射型)。
  3. 障碍物阻断检测:一旦人或物体进入光束传播路径,光线即被阻断或反射状态发生剧变。
  4. 即时安全反应:接收器侦测到光束异常,瞬间发出电信号指令。
  5. 门机紧急响应:控制系统收到信号,立即命令电梯门停止关闭动作,并重新开启,避免任何碰撞或夹持风险。

根据电梯内的安装位置,主要存在几种关键类型的光电开关:

  1. 门区安全光电开关(安全光幕): 这是电梯安全防护阵列的关键组件。它们平行排列于电梯轿门或层门入口两侧,在门页关闭时形成了一道由密集红外光束构成的”光幕”。现代电梯安全标准规定门区至少需要30对以上的光束,有效探测高度覆盖至成人膝盖以上的关键身体区域。一旦光束网被进入的乘客或物体阻挡,系统会瞬时中止关门操作,为乘客提供周全的保护

  2. 门缝防夹光电开关: 通常作为门区光幕的补充防护。这类开关聚焦于门页边缘的狭小缝隙区域。当门缝间有细小物体(如宠物绳、孩童手指)存在时,它能*精准识别*并触发门页重开机制,弥补光幕在细节处的探测盲区。

  3. 自动扶梯出入口光电开关: 在自动人行设备中,这类开关被布置于上下梯级出入口位置。通过持续监测梯级运行边缘是否存在异物或肢体过度靠近的危险状况,它们能在数毫秒内触发扶梯紧急制动将运行风险降至最低

光电开关是电梯多重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石之一。现代电梯严格遵循的安全标准(如GB 7588、EN 81-20/50,以及ISO相关规范)都强制要求设备必须配备有效的光电保护系统。这套系统与机械安全触板(当光幕失效时提供物理触发保护)相辅相成,构成了电梯应对夹人夹物风险的双重保障。

回望电梯发展历程,光电开关技术的引入革新了行业安全标准。在90年代后开始规模化应用前,电梯门区主要依赖机械式安全触板防护,其反应滞后且存在探测盲区。光电开关的出现实现了全区域、高响应的非接触保护,是电梯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重要创新。

然而,即使是最高端的光电开关系统,也需要精心维护才能保持可靠运行:

  • 精密的光学透镜表面一旦积尘或沾染油污,将严重影响红外光束的穿透与接收灵敏度。
  • 设备定位偏移几毫米可能导致光束无法精确对准,使安全防线形同虚设。
  • 强环境光线(特别是含红外光谱)直射接收器可能触发误动作干扰。
  • 物理损伤、线路老化或接口松动都会直接导致功能失效。

依照规范要求,专业维保人员每15天必须对电梯光电保护装置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同时彻底清洁透镜表面,检查设备安装位置牢固度,确认无遮挡、无移位、无污损,确保这道”安全之光”时刻守护每一位乘客的乘梯之旅。

推荐产品